一、编制目的
预防和减少体育课中学生伤害事故隐患,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校学生在体育课期间的运动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校发生的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如跌打损伤、器械划伤、器械砸伤、运动中心脏骤停等,适用于本预案。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山东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
四、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宣传普及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如跌打损伤、器械划伤、器械砸伤、运动中心脏骤停等防范、应急处置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能力,加强日常管理与监测,发现问题苗头,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校成立学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防治工作。
(三)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按照预防教育为先、快速处置为重的原则,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五、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任务
(一)指挥机构
泰安第三中学新校学生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书记、校长
副组长:副书记、副校长
组 员:处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联系人:体卫艺主任
(二)职责任务
各任课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动作常规、安全及自我保护教育;各级体育任课教师随时关注搜集、报告安全情况,发现隐患或者事故发生,如出现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第一时间逐级报告。
一旦事件发生,校长或副校长组织人员及时投入现场,请求医疗部门进行迅速抢救。并对事件的性质、事态进行分析,随时报告事件的发展情形,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工作,必要时请求公安、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进行协助和支援,并对事件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必要时保护好相关现场。
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指挥机构调度赶赴现场进行事件的救援、控制、调查处理工作,并分别按业务职责进行各方面协调。
六、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防范预案
1.要求体育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体育老师要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会同校卫生室老师一同排摸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掌握全校患有心源性、脑源性等疾病学生情况,对自己所教班级的这类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运动安全。
2.学校组织学生召开《加强体育课运动安全》的会议,使学生们了解运动安全知识、运动安全技巧,明确安全运动的重要性,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测量心率,把运动时的心率始终控制在120—150次/分钟的范围内,并能根据心率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运动的尺度进行适当运动。以防止因为体育课中的剧烈运动而产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3.规范体育课教学,体育老师在备课时,应针对每堂课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 课前对上课所要用的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2)上课时,体育教师向学生宣布课堂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学生进行常规检查(服装、鞋子、身体状况等),体育老师在开展运动前应该把不良体质所产生的恶性后果主动告知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有效预防突发性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3)体育老师要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安排不同运动量的项目,绝不能“一视同仁”;建议身体欠佳者见习或小运动量练习与活动,确保运动安全。
(4)体育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老师应向学生们讲解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地做准备活动,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预防运动伤害的出现。
(5)特别强调有器械上课内容的安全问题,如实心球、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项目,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学生恐惧心理的调节,教育学生们做动作时要胆大心细,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及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注意力集中,安全第一。
4、高温时段学生的体育课应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内,以防学生中暑。
5、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使用安全。
七、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严重者由学校卫生老师陪同立刻送往医院,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2.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给予补充水份,并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
3.体育课上,老师应时时观察学生的运动状况,如在课上一旦有运动性伤害事故发生,教师们要沉着冷静,安全应急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对事故做出判断,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
4.学生运动时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沉着冷静,及时汇报老师,安全应急处理小组立刻对事故作出判断并加以处理解决。
5.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如实告知情况。
6.保护现场,联系有关部门快速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
7.报告。一般事故3天内向市教育局书面汇报;重大事故必须立即向市教育局汇报,先口头、后书面。
8.进行善后处理,接待学生家长,进行理赔或补偿协商。
9.进行事故反思、整改与教育。
八、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