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特制定本优质课评选方案。
一、评选目的
1.落实新课标理念,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激励教师钻研教学,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3.发掘和推广优秀教学案例,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4.推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选原则
1.公平公正:严格评审流程,确保结果客观透明;
2.科学导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注重目标达成度;
3.创新实践:鼓励教学方式创新,结合人工智能推动和应用;
4.分层分类:兼顾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特点。
三、评选范围
1.学科范围: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安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高中全学科;
2.参与对象:全体在职教师,原则上高一、高二各备课组申报人数不能低于本备课组总教师数的20%;
3.课程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专题课等。
四、评选标准
依据《泰安三中新校卓越课堂评价量表》。(附件1)
五、评选流程
1.申报
4月21日前,各备课组教师组内自主报名、在线填写报名信息(见各备课组群“泰安三中新校首届优质课评选申报表”,授课时间选择区间为4月21--25日、4月27--30日、5月6--9日,申报班级、节次避免重合),同时准备教学设计、学案、教学PPT(附件2)。
2.评比
选聘教师组成两个评审组(文科: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艺术、心理、劳动;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安全、综合实践),组织评审组听课、依据评选标准评分。
3.综评与公示
综合材料评审(教学设计、学案)(占10%)、课堂评分(占90%),确定获奖等级;公示结果并接受监督,公示期3个工作日。
六、奖项设置
1.个人奖项:
一等奖:颁发证书,纳入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优先推荐参加市级以上教学竞赛;
二等奖:颁发证书,同意推荐参加市级以上教学竞赛;
2.团体奖项:优秀教研组奖(依据学科整体参赛成绩评定)。
3.资源建设:获奖课例纳入校级优质课例库,供教师学习借鉴。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评审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组成;
2.制度保障:制定《评审细则》,确保程序规范;
3.宣传推广:通过公众号、校内展播等形式宣传优秀课例;
4.技术支持:信息科为参评教师提供录播设备与信息技术指导。
附件:1.优质课评价量表(细化评分项)
2.申报材料模板(学案、教学PPT、教学设计)